通常所說的壓鑄型結構的改進、革新,無非是對以往不合理的鋁鑄件結構而言。一位鋁鑄件設計人員,應熟悉壓鑄型的制造工藝和鋁鑄件的生產工藝,以便使設計的鋁鑄件符合制型 簡單、生產操作 方便的要求。鋁鑄件的缺陷多種多樣,除成因簡單的尺寸類缺陷外,其它常見缺陷可分為成形類、脫模類、氣孔類和金相類等四大類。在諸多影響鋁鑄件缺陷的因素當中,壓鑄工藝參數的影響大,可引起各種缺陷的產生。選用壓鑄工藝參數時,在滿足成形工藝的前提下,應盡量采用較低的澆注溫度、壓射速度及壓射比壓,以提高鋁鑄件的總體質量水平。
1、來圖來樣定制:安排專業人員,請詳細講解您的需求及要求;2、方案設計:來圖定制,根據用戶需求及數量,為用戶設計鑄造方案,確定鑄造方式;3、擬定定制合約:雙方經充分溝通,達成一致后履簽合約。定制合同一經簽訂,即安排專業人員設計模具;4、樣品確認:樣品需經用戶書面確認才可小批試產。小批試產的產品須經過反復的驗證鑄造工藝才交給用戶 ;5、訂單:通過傳真、QQ都可;6、訂單確認:對貨品進行查詢,回復交期,履行工期義務;7、制程控制:全員掌握產品質量標準,專業的質檢人員按照新版本質量體系文件進行嚴格把關;8、出貨復檢:裝配檢驗,細節復檢;9、專業配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貨品交接;10、服務質保:產品交付后由供銷部及時跟進,保證質量信息溝通暢通無阻。
1)增大合金液的冷卻速度,如盡可能采用冷鐵、激冷砂乃至金屬型模;2)降低鋁液中的氫含量及氧化鋁夾雜,如提高液態鋁的熔化質量,設置陶瓷過濾網,或增渦直接吊出作澆包用;3)鋁壓鑄件將熔化溫度控制在750℃以下,并采用盡可能低的澆注溫度;4)將鋁液的變質劑由易產生針孔缺陷的鈉鹽變成銻、啼等長效變質劑;5)在化學成分滿足ZLlolA型合金技術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降低鎂含量,適當提高硅含量;6)選擇含氣和夾雜少、冶金質量高的鋁錠及其它原材料,回爐料(指廢鑄件)的加入量也應嚴格控制在15%以下;7)降低樹脂砂型芯和涂料的發氣量,如嚴格將樹脂的加入量控制在1.0腸以下,再生砂添加一定比例的新砂等;8)嚴格控制涂料烘烤溫度,水基涂料的烘烤溫度由150~1800C提高到180~200℃,烘烤時間不短于h2。烘干后,置放h8以上的型芯應重新烘干;9)采取如底注式、大澆口盆、開放式澆注系統等各種鑄造工藝措施,確保金屬液平穩充型;10)保證壓鑄件和砂芯排氣暢通,如設置出氣冒口,盡量將暗冒口改成明冒口、扎出氣孔等。
貴陽碳化鎢噴涂壓鑄件壁厚度(通常稱壁厚)是壓鑄工藝中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因素,壁厚與整個工藝規范有著密切關系,如填充時間的計算、內澆口速度的選擇、凝固時間的計算、模具溫度梯度的分析、壓力(終比壓)的作用、留模時間的長短、鑄件頂出溫度的高低及操作效率;a、零件壁厚偏厚會使碳化鎢噴涂廠壓鑄件的力學性能明顯下降,薄壁鑄件致密性好,相對提高了鑄件強度及耐壓性;b、鑄件壁厚不能太薄,太薄會造成鋁液填充不良,成型困難,使鋁合金熔接不好,鑄件表面易產生冷隔等缺陷,并給壓鑄工藝帶來困難;壓鑄件隨壁厚的增加,其內部氣孔、縮孔等缺陷增加,故在保證鑄件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小鑄件壁厚并保持截面的厚薄均勻一致,為了避免縮松等缺陷,對鑄件的厚壁處應減厚(減料),增加筋;對于大面積的平板類厚壁鑄件,設置筋以減少鑄件壁厚;根據壓鑄件的表面積,鋁合金壓鑄件的合理壁厚如下:壓鑄件表面積/mm2壁厚S/mm≤251.0~3.0>25~1001.5~4.5>100~4002.5~5.0>4003.5~6.0。
一、化學成分的檢驗;二、力學性能檢驗;三、鋁鑄件幾何尺寸的檢驗可按檢驗批量抽檢或按GB2828、GB2829的規定進行,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3.3的規定;四、鋁合金鑄件表面質量的出廠檢驗應逐件檢查,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五、鋁合金鑄件需噴丸、噴沙加工的表面按GB/T6060.5的規定執行。六、鋁合金鑄件表面粗糙度按GB/T6060.1的規定執行。七、鋁合金鑄件內部質量的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可以包括:X射線照片、無損探傷試驗、金相圖片和鋁鑄件剖面等,其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3.4.6的規定。八、鋁合金鑄件需拋光加工的表面按GB/T6060.4的規定執行。九、其它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按GB/T15114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