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說的壓鑄型結構的改進、革新,無非是對以往不合理的鋁鑄件結構而言。一位鋁鑄件設計人員,應熟悉壓鑄型的制造工藝和鋁鑄件的生產工藝,以便使設計的鋁鑄件符合制型 簡單、生產操作 方便的要求。鋁鑄件的缺陷多種多樣,除成因簡單的尺寸類缺陷外,其它常見缺陷可分為成形類、脫模類、氣孔類和金相類等四大類。在諸多影響鋁鑄件缺陷的因素當中,壓鑄工藝參數的影響大,可引起各種缺陷的產生。選用壓鑄工藝參數時,在滿足成形工藝的前提下,應盡量采用較低的澆注溫度、壓射速度及壓射比壓,以提高鋁鑄件的總體質量水平。
瀘州四氟防腐噴涂鋁鑄件的熱處理是指按某一熱處理規范,控制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和冷卻速度,改變合金的組織,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力學性能,增強耐腐蝕性能,改善加工性能,獲得尺寸的穩定性。附件四氟防腐噴涂加工鋁鑄件的熱處理工藝可以分為如下四類:退火處理將鋁合金鑄件加熱到較高的溫度,一般約為300℃左右,保溫 的時間后,隨爐冷卻到室溫的工藝稱為退火。在退火過程中固溶體發生分解, 相質點發生聚集,可以消除鑄件的內應力,穩定鑄件尺寸,減少變形,增大鑄件的塑性。固溶處理把鑄件加熱到盡可能高的溫度,接近于共晶體的熔點,在該溫度下保持足夠長的時間,并隨后快速冷卻,使強化組元大限度的溶解,這種高溫狀態被固定保存到室溫,該過程稱為固溶處理。固溶處理可以提高鑄件的強度和塑性,改善合金的耐腐蝕性能。
一、化學成分的檢驗;二、力學性能檢驗;三、鋁鑄件幾何尺寸的檢驗可按檢驗批量抽檢或按GB2828、GB2829的規定進行,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3.3的規定;四、鋁合金鑄件表面質量的出廠檢驗應逐件檢查,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五、鋁合金鑄件需噴丸、噴沙加工的表面按GB/T6060.5的規定執行。六、鋁合金鑄件表面粗糙度按GB/T6060.1的規定執行。七、鋁合金鑄件內部質量的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可以包括:X射線照片、無損探傷試驗、金相圖片和鋁鑄件剖面等,其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3.4.6的規定。八、鋁合金鑄件需拋光加工的表面按GB/T6060.4的規定執行。九、其它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按GB/T15114的規定執行。
壓鑄件抗蝕性差,當合金成分中雜質元素鉛、鎘、錫超過標準時,導致鑄件老化而發生變形,表現為體積脹大,機械性能特別是塑性顯著下降,時間長了甚至破裂。鉛、錫、鎘在鋅合金中溶解度很小,因而集中于晶粒邊界而成為陰極,富鋁的固溶體成為陽極,在水蒸氣(電解質)存在的條件下,促成晶間電化學腐蝕。壓鑄件因晶間腐蝕而老化。
1、所有原材料及熔煉用工具都要仔細 表面的銹跡、油污及熔渣等,中間合金和回爐料的質量也要控制好,質 差的回爐料如碎金屬屑、澆冒口不宜大 使用。金屬原材料、變質劑、精煉劑,澆包和攪拌勺等在使用前都應烘干,而柑鍋則應預熱至暗紅色方可加入熔料。通常在金屬表面除了凝聚水外,還有與金屬氧化膜作用形成的結晶水,在200—300℃ 低溫烘烤只能去除部分凝聚水和熔解水,只有在500℃ 以上才能較容易除去大部分結晶水。2、操作中應盡量縮短熔煉時間,減少鋁合金的吸氣量。熔煉溫度不宜過高,溫度越高,吸氣量越大,一般不超過800℃ ,熔煉過程要有測溫裝置控制。另外,還要控制變質時間,變質時間越長,變質溫度越高,氧化與吸氣越嚴重。
射線探傷可以分為X射線、γ射線和高能射線探傷三種。X射線照相法探傷是利用射線在物質中的衰減規律和對某些物質產生的光化及熒光作用為基礎進行探傷的。從射線強度的角度看,當照射在工件上射線強度為J0,由于工件材料對射線的衰減,穿過工件的射線被減弱至Jc。若工件存在缺陷時,因該點的射線透過的工件實際厚度減少,則穿過的射線強度Ja、Jb比沒有缺陷的點的射線強度大一些。從射線對底片的光化作用角度看,射線強的部分對底片的光化作用強烈,即感光量大。感光量較大的底片經暗室處理后變得較黑。因此,工件中的缺陷通過射線在底片上產生黑色的影跡,這就是射線探傷照相法的探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