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學成分的檢驗;二、力學性能檢驗;三、鋁鑄件幾何尺寸的檢驗可按檢驗批量抽檢或按GB2828、GB2829的規定進行,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3.3的規定;四、吉林金屬噴涂鋁合金鑄件表面質量的出廠檢驗應逐件檢查,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五、鋁合金鑄件需噴丸、噴沙加工的表面按GB/T6060.5的規定執行。六、鋁合金鑄件表面粗糙度按GB/T6060.1的規定執行。七、專業金屬噴涂鋁合金鑄件內部質量的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可以包括:X射線照片、無損探傷試驗、金相圖片和鋁鑄件剖面等,其檢驗結果應符合本標準3.4.6的規定。八、鋁合金鑄件需拋光加工的表面按GB/T6060.4的規定執行。九、其它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按GB/T15114的規定執行。
超聲波拋光:超聲波拋光就是利用超聲波的振動,使放于超聲波場中的鋅合金產品和模料懸浮液產生振動,讓磨料模削產品表面,達到拋光效果。并且超聲波拋光不會因為拋光而產生產品變形,導致報廢。但是超聲波拋光的設備投資比較多,安裝比較麻煩,并不適合單獨使用。和化學拋光、點解拋光結合使用,能夠提高產品的耐腐蝕能力。磁研磨拋光:磁研磨拋光是利用磁性磨料在磁場的作用下,形成磨料刷對壓鑄件表面進行磨削加工。磁研磨拋光加工效率比較高,得到的鋅合金壓鑄產品質量好,并且工作環境優異。
機械拋光是靠切削去掉產品表面微觀凸部,而使產品表面平滑的拋光方法。機械拋光一般常用拋光輪、振動研磨機或其他研磨設備。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置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拋光是,手工操作壓鑄產品壓向高速旋轉的拋光輪,使磨料對工件表面產生滾壓和微量切削,從而得到光滑的表面。當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拋光劑時,能夠對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觀。現在大部分工廠已采用振動研磨機代提拋光輪給鋅合金壓鑄產品拋光,可以批量拋光,效率高,拋光出來的產品表面光滑度高,節省人力、物力、財力。
ZL105合金鋁,力學性能高,鑄造性和焊接性令人滿意,切削加工性能和耐熱強度比ZL104好。但塑性低,腐蝕穩定性不高,適合于各種鑄造方法。該類合金主要被用于軸承支座。 ZL106合金鋁,具有中等的力學性能,很好的流動性能和抗熱裂性。該類合金主要被用于形狀復雜,承受靜載荷的零件,要求氣密性高和在較高溫度下工作的零件,如泵體和水冷汽缸頭等。
壓鑄件壁厚度(通常稱壁厚)是壓鑄工藝中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因素,壁厚與整個工藝規范有著密切關系,如填充時間的計算、內澆口速度的選擇、凝固時間的計算、模具溫度梯度的分析、壓力(終比壓)的作用、留模時間的長短、鑄件頂出溫度的高低及操作效率;a、零件壁厚偏厚會使壓鑄件的力學性能明顯下降,薄壁鑄件致密性好,相對提高了鑄件強度及耐壓性;b、鑄件壁厚不能太薄,太薄會造成鋁液填充不良,成型困難,使鋁合金熔接不好,鑄件表面易產生冷隔等缺陷,并給壓鑄工藝帶來困難;壓鑄件隨壁厚的增加,其內部氣孔、縮孔等缺陷增加,故在保證鑄件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小鑄件壁厚并保持截面的厚薄均勻一致,為了避免縮松等缺陷,對鑄件的厚壁處應減厚(減料),增加筋;對于大面積的平板類厚壁鑄件,設置筋以減少鑄件壁厚;根據壓鑄件的表面積,鋁合金壓鑄件的合理壁厚如下:壓鑄件表面積/mm2壁厚S/mm≤251.0~3.0>25~1001.5~4.5>100~4002.5~5.0>4003.5~6.0。
鋁合金壓鑄工藝的優點:(1)可以制作形狀雜亂、輪廓清晰、薄壁深腔的金屬零件。因為熔融金屬在高壓高速下堅持高的流動性,因而可以獲得其他工藝方法難以加工的金屬零件。(2)鋁鑄件的尺寸精度較高,可達IT11-13級,有時可達IT9級,外表粗糙度達Ra0.8~3.2um,互換性好。(3)材料利用率高。因為鋁鑄件的精度較高,只需經過少量機械加工即可安裝運用,有的鋁鑄件可直接安裝運用。其材料利用率約60%~80%,毛坯利用率達90%。(4)出產效率高。因為高速充型,充型時間短,金屬業凝結迅速,壓鑄作業循環速度快。在各種鑄造工藝中,壓鑄方法出產率高,適合大批量出產。(5)方便運用鑲嵌件。易于在壓鑄模具上設置定位機構,方便嵌鑄鑲嵌件,滿足鋁鑄件局部特殊性能需求。